社会市场
北京鼎兴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智慧园区、安监安防等社会市场领域都有一定的涉足。

南昌市某县看守所智慧安监建设项目

发布时间:2017-02-24

项目背景

南昌市某县看守所有监室40间,因看守所内部的电子安防及管理系统大部分都是建设并使用多年的老旧设备,经我司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发现大部分设备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部分正在运行的系统也处于不堪大用的状态。

看守所根据现代化管理的安监要求,提出若干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建设为目标,我司充分参与该项目建设。

看守所智慧安监系统集成是一个集硬件、网络、软件等多类应用产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集成系统。综合技防能力直接体现着看守所的管理水平,是看守所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安防集成管理系统集成的整体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项目实施

系统以总控中心为核心,集成看守所十多个子系统,系统设计架构图如下所示:

内蒙监管所网络

总控中心是实施日常管理、指挥调度、处理突然事件的重要场所,看守所总控中心的建设目标围绕监管的工作特点,以指挥调度和信息技术为主导,充分利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视频监控等先进技术,构建以数据传输网络为纽带,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支撑,集语音、视频、计算机网络、图像监控、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决策中心。同时看守所总控中心以充分考虑监管实战的作用,及时将重要数据和信息上传到上级部门。

总控中心接入设计图:

总控中心

本设计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平台,构成数字化监管所的各个主要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监管所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讯系统、多媒体教育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等最终实现信息集成,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既相互关联又协调统一的整体,从而使得看守所能够更高效、更完整、更安全、更公正地履行其各项社会职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智能化和信息技术普及化。

采用两级管理模式:

一级管理:平时由看守所总控中心负责下属分控中心、值班室以及前端设备的监督与管理,在出现紧急情况或有必要由总控中心管理的情况下,可由总控中心代替各分控中心执行指挥管理权,总控中心具有管理指挥的最高权限,既可以直接控制分控中心、值班室的设备,也可以接替其指挥权,直接控制管理前端设备,日常管理过程中,监控中心只起监督指挥作用,具体的管理任务由下级的分控中心和值班室承担,管理区域为整个看守所监管场所。

二级管理:在分控中心下设立的值班室,对所划分区域包括:监仓、活动场所等其他场所对前端信号完成最下层的管理,是设立的分控中心直接控制管理各区段安全防范子系统之视、听、控功能,对各值班室干警起到监督做用,同时它又是各区段的集成和汇接中心。所有信息均需统一由其采集后上传总控。管理区域包括:监仓、活动场地、走廊通道等。

管理模式示意图:

内蒙监管所三级管理

 

项目特点:

系统集成不仅仅是将若干个应用子系统进行简单的汇集,而是在应用功能集中的基础上实现了各类安防应用涉及业务的联动,将原本独立运行、信息屏蔽的诸多子系统进行横向协同。如此大大提升了安防信息系统的业务管理能力,提升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实现安防子系统集成业务的综合应用,包括智能化联动和应急指挥,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监管中心安防事件由“事后处理”向“事先遏制”的转变,公安干警的工作价值体现由原来的“事后侦查”向“防患未然”的转变。有效增加了信息化工具和现代化管理模式为监管中心创造的现实价值,促进平安监管所良好局面的形成。

遵循《监管场所技术建设规范》的要求,针对监管特点将视频监控系统、技防系统(周界报警、高压电网、紧急报警、巡更、门禁、对讲、视频智能分析等)和监管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按层级上传,具有任意调用监控视频图像、监听音频信号,查看被监管人员信息、监管场所管理运行情况,实施网上监督检查等功能,为监管场所日常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技术手段和平台,使得上级监管部门可以实时、高效、科学获取和调阅监管场所管理动态信息、监控信息、报警事件等,弥补工作中的盲点和难点,有效节省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不断增强监管场所安全防范能力,不断提高监管水平。

 

北京鼎兴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014731号-3

400-7061-115